李纨是什么样的性情?如何理解李纨的真性情?

在《红楼十二钗评传》中,曹立波老师讲解了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等等。李红祥聊文学对其经过重新整理,为您介绍红楼梦人物金陵十二钗李纨,本人物介绍系列内容包括李纨身份、外貌、情感、才华及李纨结局,让您对她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全面了解,那么,李纨是什么样的性情?如何理解李纨的真性情?请看下面:

李纨性情
李纨性情

李纨性情

相对于李纨外貌的模糊,作者对于李纨人格的描写可谓完美,但是这种完美中却也揭示了一种青春的缺憾。

李纨的心境中保持着一种“结庐在人境”的恬淡清幽。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那个一家子亲骨肉都“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下人仆从更是“人多口杂”,“专能造言诽谤主人”的复杂环境中,李纨能与是非无缘,独守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安宁与平静的生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沸沸扬扬的抄检大观园一回中,“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他与贾惜春是紧邻,又与贾探春相近,故顺路先到这两处。因李纨才吃了药睡着,不好惊动,只到丫鬟们房中一一的搜了一遍,也没有什么东西,遂到惜春房中来”。李纨可说是完全置身事外的。她衣食无忧,又自认聚散盈亏与己无关,已婚女人所要面对的所有伦理难题一婆媳矛盾、妯娌矛盾、姑嫂矛盾也都从不曾关顾她。作者对于李纨境遇的理想化描绘,一方面与王熙凤和秦可卿形成了一种人物群像的对比,她极懂得自爱,不肯同流合污,秉持无能、无好、无为的老庄哲学,待上尽礼,驭下宽厚的李纨,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典型,其完美的人格也应运而出。另一方面,作为贾府媳妇中少有的端方形象,在幽娴贞静的李纨身上也可看出作者所倾注的敬意与爱意,使人不禁联想这一人物也许就取自于某一个生活原型,而这一原型是作者十分敬重的母亲或长嫂,所以会尽量加以美誉,也因此最终使李纨摘得了书中第一贤人的桂冠。

然而,李纨的心田并不荒芜,稻香村里也“时有幽花一树明”。人格的完美与境遇的理想化并不能掩盖她青春的缺憾,少年丧偶的李纨,为了恪守礼教、维持身份,抛弃了一个年轻女人对于浪漫与爱情的一切幻想。她无欲无求、与世无争,在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大观园中,李纨显得格格不入。她住在稻香村,雅号“稻香老农”,每日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陪待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甚至抽花签都是老梅一枝,可以说浪漫与她无缘,爱情更与她无缘,甚至连家族婚迎嫁娶的大事都与她无关。

第九十七回在金玉结缘,林黛玉魂归时,“原来紫鹃想起李宫裁是个孀居,今日宝玉结亲,他自然回避”的文字令人心酸。但是这并不表示她对这些毫不向往,她的心也并非古井无波,而是经常涌动着童心雅趣与浪漫情思。例如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在无须礼教束缚的场合,李纨也会如脱笼之鸟而尽显自己的真性情。第六十三回有这样两段文字:

黛玉却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因笑向宝钗、李纨、探春等道:“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以后怎么说人。”李纨笑道:“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

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

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

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说着,便吃酒,将骰过与黛玉。

前一段写李纨对“夜聚饮博”不但没有反对,反而积极支持。后一段写她自己主动饮酒,“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都是李纨放任不羁之天性的自然流露。

在天气好时她也会浪漫地命下人备出船只以供贾母休闲,这些都不会是一个完全心如灰槁之人的作为。她只是有选择地扼杀自己的一些热情,而这种选择是旧式女教的结果,是当时社会上主流道德所宣扬的、得到了公众认同的完美模式。贾母和王夫人就不止一次对此表示过满意,并用种种物质优待为其打造了一副温柔的精神枷锁。如第四十二回凤姐过生日众人凑份子时,贾母便明言怜惜李纨寡妇失业,要替她出钱。在第四十九回,贾母和王夫人更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而对李纨前来探访的亲戚礼遇有加。在第四十五回凤姐调侃李纨时说:“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中(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段话也可从侧面证实这一情况。

但是“寡妇奶奶”的生活与心境,势必压抑了这位少妇的情性,是违拗自然的,正如“峭然孤出”的稻香村在大观园中的另类风格,李纨对于年轻女人天性的自绝,也是异常而且可悲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纨形象的典型意义正在于揭示封建礼法和人间真情之间的矛盾。她父亲名为“李守中”,暗含“以理自守”(甲戌本批语)的意思。同样是妙龄守寡的艺术形象,在她之前,曾有过卓文君听琴,在她之后也曾出现过祥林嫂捐门槛,虽各有各的不幸,但不可否认她们的人生都比李纨要曲折得多,也丰富得多。有别于卓文君,作为封建礼教的恪守者,“以理自守”的李纨是甘于守寡的;不同于祥林嫂,家族长辈的物质优待和精神束缚使李纨不仅有条件守寡,而且不得不守寡。在特定环境中,李纨的特定选择使她丧失了追求浪漫与真情的机会与欲念。

以上是红楼梦人物金陵十二钗李纨情感的全部内容,欢迎继续欣赏李纨身份、外貌、性情、才华和李纨结局内容,欢迎与聊文学一起共享文学之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红祥博主编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liaowenxue.com/772.html

(0)

猜你想看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博主

联系博主

184-xxxx-1020

在线沟通: QQ交谈

邮箱:2807972287@qq.com

公众号
公众号
小程序
小程序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