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十二钗评传》中,曹立波老师讲解了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等等。李红祥聊文学对其经过重新整理,为您介绍红楼梦人物金陵十二钗李纨,本人物介绍包括李纨身份、外貌、情感、才华及李纨结局,让您对她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全面了解,那么,李纨是谁?李纨的身份是什么?李纨判词说了什么?请看下面:

李纨身份
李纨是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子贾珠的遗孀,贾家第五代嫡系孙子贾兰的生母。这位荣府大少奶奶“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其“族中男女也无有不诵诗读书者”,出身虽不似贾府之钟鸣鼎食,却也可算诗书翰墨之家。但李纨因自小在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导下成长,所以也只是“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只以“纺绩井自为要”罢了。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在介绍贾政的子女时,率先提到的就是贾珠,“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在青春丧偶之后,李纨虽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却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李纨的心态和行为得到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尊敬与喜爱,因此她虽然手无权柄又不善逢迎,却享有最优惠的待遇和极超然的地位,可以说是贾府供奉的一尊贞节媳妇的塑像。
李纨字宫裁,她的名与字中也暗含了这一人物的性格与特点。姓氏为“李”,源于李花白如缟素之意。名“纨”,或谐音而言其完节;或寓其品格若“精细洁白的白绢”而取“素”“白”之意;或如《隋书·卢思道传·劳生论》:“纨绮之年,伏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所解而谓“少年”;三者分别含有贞节、素雅、年少的意思。字“宫裁”,有“女红”、“凤冠霞帔”之意,也不乏“公”正“裁”决的谐音。总之不论姓氏和名字都隐喻了李纨端方纯良的品性,以及看似完美实则凄清苍白的人生。其中名“纨”更令人深思,从白色的含义上看,与怡红快绿的大观园不相称,从少年的含义上看,与她青春守寡的境遇相矛盾。
李纨判词
小说第五回中李纨的判词描述是: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画面中,“茂兰”指其子贾兰中举显贵。“凤冠”,一种上面绣着凤形图案并以珠花点翠的帽子,为皇后、宫妃戴的礼冠。“霞帔”,古代妇女的披服,宋以后定为妇女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十六引《名义考》:“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清稗类钞·服饰类》:“霞帔,妇人礼服也。”凤冠、霞帔都是朝廷所赐予的礼服,与李纨的字“宫裁”暗合。这一画面显示,贾兰中举做了高官,母亲成了诰命夫人。
李纨的判词争议不大。首句“桃李春风结子完”,其中“李”“完”喻李纨二字,全句喻李纨生子后就青春丧偶,如同春天的桃花李花,结了果实,春色也就完了一样。《红楼梦》是一首赞美青春的歌,珍惜花季,却感伤结果的时节,不愿看到少女嫁人并生儿育女。第五十八回宝玉曾有“绿树成荫子满枝”的悲叹,与李纨判词的第一句遥相呼应。宋代黄庭坚的诗《寄黄几复》中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写诗人和朋友的聚散离合,表达了沧桑之感,其中“桃李春风”所蕴含的人世感慨也可作为画外音来补充李纨的判词。次句“到头谁似一盆兰”,其中“一盆兰”喻贾兰的“兰”字,“到头谁似”强调贾府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草”字辈,只有贾兰(蘭)爵禄高登。后一句“如冰水好空相妒”,“如冰水好”比喻生和死、荣和枯是紧密相依的。唐代僧人寒山的《无题》诗:“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空相妒”,即是说,李纨的品行如冰清水洁,她的命运也如“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一样荣枯莫测,凤冠霞帔装点的却是已逝的青春。正如欧阳修《秋声赋》所云,“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红润的面容已如同枯木,鸟黑的头发已花白,所以用不着嫉妒羡慕。末句“枉与他人作笑谈”,意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像她这样早年守寡,为儿子操心一辈子,待到晚年荣华方至,却随即死去,只留一个诰封的“虚名儿”,白白地给世人作谈资笑料。
以上是红楼梦人物金陵十二钗李纨身份的全部内容,欢迎继续欣赏李纨外貌、情感、才华和李纨结局内容,欢迎与聊文学一起共享文学之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红祥博主编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liaowenxue.com/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