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先生在新评红楼梦书中,对红楼梦每一回目和章回都进行了耐人寻味的解读及点评,细读津津有味,令人叹为观止,深受红迷朋友们的欢迎。为了使您有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聊文学网为您分享蔡义江新评红楼梦第四十二回的批注感悟赏析解读,希望您喜欢。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赏析回目解读
本回回目有几种本子与这里采用的庚辰本回目在上下句的末了一个字上不同,如“疑癖”,蒙府、戚序、卞藏本作“疑语”;“余香”,卞藏、甲辰、程高本作“余音”。上句说,薛宝钗用真诚的话解开了林黛玉心中的疙瘩。黛玉小性多疑,故称“疑癖”。下句说黛玉用文雅的戏语(以前多尖刻讥刺)打趣宝钗,继续表现她俩未尽友情的美好。补,续。用“余香”正为与“兰言相应。古人说,真诚的话就像兰花一样香,语本《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奥(同‘奖’,气味)如兰”。可知改作“疑语”“余音”皆不当。此回回目和内容,都强调钗、黛友谊。看过雪芹全部原稿的脂砚斋等人,在此回前有评语曰:“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
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宇,便知余言不谬矣。”评语似乎是说,钗、黛各代表女儿美质优点的两个不同方面,分别塑造成两种类型人物,若将各自所长“合而为一”,则为作者心目中之理想女儿。太虚幻梦中之秦可卿,名曰“兼美”,《红楼序曲》又称书为“怀金悼玉”而作,或亦可窥见此意。又曹雪芹原稿分回未最后确定,原来篇幅长的大回后被整理者分为小回,故回数前后不一致,评语说“三十八回”,却置于四十二回即是。以前者算,“三分之一有余”原稿应是一百十回;以后者算,应是一百二十回。所以研究原作应有几回,是个很难确定的问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赏析章回点评
刘姥姥来见凤姐说,“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谈到为老太太、大姐儿着凉不适“送桌”事,凤姐想起请姥姥给大姐儿起名,姥姥据大姐儿七月初七生日给起了名说:“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靖本独有的一条带重要信息的脂评说:“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由此评语可知后来巧姐确实已“流落在烟花巷”里,过着被人蹂躏的非人生活了。刘姥姥从火坑里救出她来,不过是免于她永沦苦海罢了,所以脂评才有“焉能不心伤”的话。
刘姥姥离荣府时,所获之丰大大超乎她的想象,光是银子就给了一百零八两,还不算“笔锭如意”的锞子(金银小元宝)在内;东西更多到堆了半个炕,什么御田粳米、衣裤裙袄绸纱料子、内造点心、面果子、常用药物、水果干果,还有宝玉向妙玉讨来给她的一个成窑盅子等等,还特地命“小厮们雇辆车装上”。在后来贾府事败、巧姐遭难时,刘姥姥仗义“忍耻”,拼老命,伸援手,“招大姐”,不是偶然的。
林黛玉在宴请刘姥姥席上行牙牌令怕罚,不及深思,随口引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宝钗当时只“回头看着她”,并未说什么。待姥姥回家后,她将黛玉带至蘅芜苑房中,笑着“审”她,问她行酒令时说了什么。黛玉想起来后,满脸羞愧,央告宝钗以后“再不说了”。宝钗便“不肯再往下追”,转而现身说法,说自已从前“也偷背着他们看”,直说到“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说得黛玉“心下暗服”。对恪守妇道的宝钗来说,这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事,黛玉听了心服,也不足为怪。毕竟她们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的人。作者的美学标准就是描述不失真,主观上并没有将反封建、反理学作为自己小说的主题,所以回目称宝钗之言为“兰言”,意即好友真诚的话。至于今天看来,这些情节客观上能说明什么,有何意义,那是另一回事。
前时,林黛玉见刘姥姥醉态,曾讥之以“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如今又给她取绰号为“母蝗虫“,还说惜春画游园行乐,可叫《携蝗大嚼图》,不免尖刻。
宝钗论绘画大是内行。雪芹本工画,姑说来头头是道。作画与写小说有不少相通之处,因而也可从中领略作者撰此书的构思布局、塑造形象等方法技巧。说绘画所需种种用具而不遗漏,非精通此道者不能。开列清单本是枯燥泛味之事,在高手笔下,居然也能如此有趣。黛玉调笑说,是用来“炒颜色吃的”又说“想必她糊涂了,把她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此即回目所谓“雅谑”也。
至此本回结束,您对蔡义江新评红楼梦第四十二回的批注感悟赏析解读有何读后感想,欢迎关注聊文学网,一起交流文学心得。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红祥博主编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liaowenxue.com/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