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在《红楼十二钗评传》中,曹立波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红楼梦人物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让我们对这些人物有了一个深度的理解,接下来将会为大家逐一介绍妙玉身份、妙玉之貌、妙玉之情、妙玉之才和妙玉结局,并让您通过这些内容,对妙玉由表及里有一个更加全面而完整的理解及审美鉴赏。
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四位宾客中,有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子,即妙玉。妙玉在十二正钗中居于第六,在她前面的五位女子分别是婚恋故事的核心人物宝钗、黛玉,以及贾府两个贵为妃子的小姐元春、探春,还有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作为宾客,能够高居贾府的三位媳妇和另外三位小姐之前,甚至超过女管家王熙凤,可见这一人物形象的分量。其实妙玉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来自作者对宝玉婚恋故事的艺术构思。因为与宝玉的藕断丝连,兼及辉映黛玉,使其戏份得以提升。作为年轻貌美的女子小说描写妙玉时选用的花卉背景是红梅。宋代诗人林逋在《山园小海》中曾经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用来表现妙玉的倩影和幽情。

妙玉身份
妙玉是贾府众芳中唯一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子。她在小说第十七至十八回大观园建成后首次出现,其命运和大观园兴衰与共,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中,妙玉的身世是通过侧面描写展现给读者的。第十七至十八回先交代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将梨香院腾挪出来,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
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
这里点明妙玉是苏州人氏,出身仕宦之家,父母俱已亡故,从小多病。这些信息与黛玉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她的病已导致她自幼就人了空门。
关于妙玉入空门的动因,存在版本差异。上段引文里“到底这位姑娘亲自人了空门”,这一句是按梦稿本(杨本)、甲辰本改的。查其他版本,庚辰本作“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足的”二字点去;己卯本把“足”改成“逼”;北师大本抄作“逼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戚序本、蒙府本作“促的这位姑娘亲自人了空门”;舒序本作“只的这姑娘亲自人了空门”;列藏本作“须得他亲自入了空门”;程甲、程乙本与杨本和甲辰本一样,都是“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归纳这几类版本的异文,妙玉“亲自入了空门”的结果是一致的,不同在于“足的”“逼的”“促的”“须得”和“到底”的差异。“足的”与下文讲不通,似笔误;“逼的”“促的”有被动、被迫之意,“须得”有被迫之意,但略含主观意愿;“到底”有无奈中的结果之意。其实,如果从动态的视角考察《红楼梦》各版本的传抄和修订过程,通过这一细节也能体会到,关于妙玉出家的动因,也是一个从被迫到无奈的过程。
王夫人听闻下人的回报,很是热心,命人即刻接了妙玉来。不承想妙玉却称“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面对官宦小姐的骄傲气性,王夫人盛情下帖相请。在贾府的诚邀之下,妙玉终于走进了大观园,住进了栊翠庵。
妙玉判词
小说第五回对妙玉的判词描述是: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一块美玉”寓妙玉之名,“落在泥垢之中”喻妙玉之结局。“美玉”与泥垢”相互对照,暗示了这位妙龄幽尼“风尘肮脏(kǎngzāng)违心愿”的悲惨遭际。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洁”既指清洁,又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唯有天堂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本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空”,亦为佛教用语,佛教认为“空”乃天地万物的本体,一切终属空虚。妙玉终日与青灯蒲团相伴,以“洁”和“空”为至高理想,却始终未能真正地“因色悟空”,“因空见道”,只得沦为一个贵妃娘娘省亲别墅中的高雅点缀品。妙玉在苏州修行的居所名为“蟠香寺”,到了大观园她住的是“栊翠庵”,含香与着色,两处都体现了妙玉的“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金玉质”,古代的一种极尊贵的称谓,一般多用于皇族子孙或宗室成员。这里作者用它来比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的特质,远远超过了判词中对迎春“金闺花柳质”、惜春“绣户侯门女”的评价,激赏之情可见一斑。综合来看,妙玉仕宦之家的“金玉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出家时的境况。文中描述妙玉出家是带发修行,这就不同于一般的削发为尼,是要施舍给寺院相当一笔经费的。妙玉出家的地点是苏州玄墓山蟠香寺,这等名山宝刹也非一般小家碧玉可以随便出入。再有,妙玉在出家前曾“买了许多替身儿”,出家时还带有不少服侍她的婆子和丫鬓,若不是生于权贵之家,断难如此。妙玉的师父以“精演先天神数”而闻名于世,其弟子之多自不必说,独带妙玉到长安朝拜“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也反映出妙玉在蟠香寺的特殊地位。其二,入园时的礼遇。与妙玉同时进贾府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无一不是贾府“聘买”的,唯独妙玉是下诸帖“聘请”,甚至“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的论调也能得到王夫人的理解与青睐,更显出她身世不凡,骄傲之气不比常人。其三,生活中的雅趣。贾府的主子们历来锦衣玉食,生活讲究,妙玉与他们相比,却没有丝毫的逊色。雕漆填金的茶盘,梅花上收集的雪水,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茶具等,作者以沏茶之水、品茶之杯的稀奇罕见,表现妙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品位都非同一般。如此难能可贵的金玉之人,最后却陷于“淖泥”,不得善终,令人悲叹。
本文至此,让我们对红楼梦妙玉身份有了一个更加深度的理解,欢迎继续阅读妙玉之貌、妙玉之情、妙玉之才和妙玉结局,关注李红祥聊文学博客网。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红祥博主编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liaowenxue.com/525.html